生理精選文章

過動的小孩只需要調整飲食,不需要摔,也不需要操!

跟妹妹去吃早餐時,她提及七歲兒童去學柔道,被教練摔到瀕臨腦死的事件。由於孩子的年齡跟妹妹的兒子馬鈴薯很相近,所以她感觸很深。她說:「大家都覺得過動兒就應該要操!」真的,不只是台灣父母如此,美國父母也是如此。

我在美國學校做諮商師時,最常見的學生問題就是過動學生干擾教師上課。他們不是干擾同學,就是亂動亂跑,弄得全班注意力全部分散。這類學生常被家長送去各種球隊、游泳隊,我的一個學生家長形容她過動的兒子:「他永遠有用不完的精力。」其實,這個只是對過動兒的片面描述,過動兒最大的特質,是無法控制衝動。

為什麼過動兒會這樣呢?

現在對於過動(Attention Deficit / Hyperactivity Disorder,ADHD)新的研究,都把茅頭指向糖。過多的糖刺激,改變了腦部多巴胺的運作,所以過動兒就像染上毒癮的人一樣,只是他的癮是糖。

由於糖過量,所以血糖快速上升,之後又快速下降。這個上上下下的血糖,對身體的能量來說,就像能量上下的雲霄飛車,因為血糖就是我們最重要的能量來源。比如孩子早上吃一個麵包,一杯麵粉裡有圖1裡這麼多天然糖份。

圖1:孩子早上吃一個麵包,一杯麵粉裡就有跟十顆方糖一樣多的天然糖份。

單吃一個麵包,沒有吃任何蛋白質和油脂,就沒有讓這些糖份減速消化的東西,血糖就快速高升。血糖=能量,現在孩子就因為能量太多而不能不動,因為他如果不把這些能量用掉,就會像電器電流太多而爆掉一樣。

升上去時太快,胰臟小姐最後就要用力把血糖壓下來。血糖=能量,所以血糖被壓下來後能量就不夠,能量太少人很難過,這時孩子就特別想吃有糖的東西,想把糖提上來。在這同時,腎上腺先生也要參與把血糖提起來。(見圖2)

圖2:血糖升上去時太快,胰臟小姐最後就要用力把血糖壓下來。血糖=能量,所以血糖被壓下來後能量就不夠,能量太少人很難過,這時孩子就特別想吃有糖的東西,想把糖提上來。在這同時,腎上腺先生也要參與把血糖提起來。

每一天每一餐吃的不均衡,有糖的飲料喝得太多,白開水喝的太少了,最後胰臟小姐和腎上腺先生就疲倦了。腎上腺先生一疲倦,孩子就更要靠吃有糖的食物把自己的血糖提起來,否則他就會很難過。

一整天,孩子都在靠有糖的食物去解除自己的能量危機,吃到有糖食物時都沒有跟著蛋白質和油脂一起平衡它,所以能量就總是很過量。人的能量總是過量,他就容易過動。等能量掉下來時,又要再吃糖去提起來,進入了一個像惡夢一樣的循環。

腎上腺分泌的皮質醇,是控制衝動的關鍵

最新的研究發現,不能控制衝動,總是出現風險很高的行為,都跟皮質醇有關。而皮質醇,就是腎上腺分泌的。(圖3)

圖3:最新的研究發現,不能控制衝動,總是出現風險很高的行為,都跟皮質醇有關。而皮質醇,就是腎上腺分泌的。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吃的不均衡,高糖、低蛋白、低油脂,這個孩子就會因為血糖總是像雲霄飛車一樣,讓腎上腺大大的受傷。腎上腺一受傷,皮質醇分泌就出問題。這孩子,就會難以控制自己的衝動。

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吃的不均衡,洋芋片、麵、飯、水果大口吃、可樂大口喝,但要他吃一口肉、喝一口水,卻像登天一樣難。這個孩子就會因為血糖總是像雲霄飛車一樣,讓腎上腺大大的受傷。腎上腺一受傷,皮質醇分泌就出問題。這孩子,就會難以控制自己的衝動。

不能控制衝動的行為可能有:

  • 不能好好的等,所以插隊或搶話
  • 忍不住碰別人、畫別人、弄壞別人的東西
  • 別人還沒有問完問題,就講答案
  • 無法安靜聆聽別人講話
  • 明知路上有車,卻跑到路上
  • 常常做出危險會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動作
  • 有性關係時不保護自己
  • 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鬧、偷、搶
  • 不知道自己的話語或行為會傷到他人

過動的小孩需要調整飲食,不需要操

孩子過動是能量不均衡造成的,能量均衡的人能淡定也可以是安靜的,他們不會因為無法控制衝動而做出一些傷已傷人的事。所以,過動的小孩需要的是在飲食上有所調整,減糖增加蛋白質,而不是一直在體力上操他。

如果孩子一直不停的運動,卻還是一直不停地吃的不對,那他的能量可能會短暫的被消耗一些,但是他的能量卻會更誇張的失衡。這是為什麼,我從沒有在學校裡見過過動的孩子單單靠不停的運動或對他操練,就好了的。能量愈失衡,孩子的腎上腺就愈受傷,他就愈不能控制衝動。

現在,孩子可能沒力氣吵鬧了,但是在判斷到底什麼可以做、什麼不能做時,他依舊很難有自制力,因為他的腎上腺受傷了。

你怎麼測試你的孩子是不是糖上癮了?

要知道你的孩子是不是糖上癮,你可以做一個24小時的斷糖測試。在24小時內,完全斷糖,不給孩子吃任何有糖的食物。

有糖食物包含了麵、飯、麵包、水果、豆類、加工零食、根莖類蔬菜、甜點。

同時斷絕任何有糖或咖啡因的飲料,這包含了茶飲、燕麥飲、水果飲、汽水、含糖豆漿等。(見圖4-7)

在這24小時內,只給孩子吃肉、青菜(綠色青菜)、無糖的堅果,然後只給孩子喝白開水。

如果你發現,孩子會在24小時內因為吃不到含糖的食物,而「鬧、要、吵、偷、搶」,或是出現任何不舒服的生理與心理症狀,比如頭暈、肚子痛、睡不著、憂鬱、焦慮、煩躁、脾氣爆躁等,這些,就都是糖的經典戒斷反應。

如果你的孩子有糖上癮,然後他也有過動,那他欠的不是用力摔的管教,他欠的也不是不停的被操。他欠的,只是大人對過動的正確理解;他欠的,只是均衡的飲食。

(請關注接下來相關的文章: 過動兒藥物真相、該如何與過動兒相處)

更多與過動相關的資訊,請參見《根治飲食:0-18歲成長學習關鍵食育篇》


  • Buske-Kirschbaum, A., Trikojat, K., Tesch, F., Schmitt, J., Roessner, V., Luksch, H., Rösen-Wolff, A., & Plessow, F. (2019). Altered hypothalamus-pituitary-adrenal axis function: A relevant factor in the comorbidity of atopic eczema and attention 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?.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, 105, 178–186.
  • Finy, M. S., Bresin, K., Korol, D. L., & Verona, E. (2014). Impulsivity, risk taking, and cortisol reactivity as a function of psychosocial stress and personality in adolescents.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, 26(4 Pt 1), 1093–1111.
  • Ma, L., Chen, Y. H., Chen, H., Liu, Y. Y., & Wang, Y. X. (2011). The function of hypothalamus-pituitary-adrenal axis in children with ADHD. Brain research, 1368, 159–162.
  • Johnson, R. J., Gold, M. S., Johnson, D. R., Ishimoto, T., Lanaspa, M. A., Zahniser, N. R., & Avena, N. M. (2011).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: is it time to reappraise the role of sugar consumption?. Postgraduate medicine, 123(5), 39–49.
  • Arnsten, A., Mazure, C. M., & Sinha, R. (2012). This is your brain in meltdown. Scientific American, 306(4), 48–53.
  • von Polier, G. G., Herpertz-Dahlmann, B., Konrad, K., Wiesler, K., Rieke, J., Heinzel-Gutenbrunner, M., Bachmann, C. J., & Vloet, T. D. (2013). Reduced cortisol in boys with early-onset conduct disorder and callous-unemotional traits.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, 2013, 349530.
  • Peng, P. H., Tsai, M. Y., Lee, S. Y., Liao, P. C., Shyu, Y. C., & Wang, L. J. (2020). 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, Its Pharmacotherapy, and Adrenal Gland Dysfunction: A Nationwide Population-Based Study in Taiwan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, 17(10), 3709.
  • Pinto, R., Rijsdijk, F., Ouellet-Morin, I. et al. The aetiologic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dynamics of cortisol productivity and ADHD.J Neural Transm 123, 991–1000 (2016).

文章分類

生

生理 |PHYSICAL

關於身體、生理健康的各種文章

心

心理 |MENTAL

關於心理健康、情緒界線的分享

食

食聊 |FOODTALK

論下廚或外食,關於食物的各種閒聊

文章分類

生

生理 |PHYSICAL

關於身體、生理健康的各種文章

心

心理 |MENTAL

關於心理健康、情緒界線的分享

食

食聊 |FOODTALK

論下廚或外食,關於食物的各種閒聊

版權所有 © 2022 賴宇凡 | 活用科學方法,人人都可主宰健康與快樂

CONTACT US

\ 聯絡與合作 /

若您需洽詢以下事項,歡迎與我們聯繫: